【M】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| 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

殺人者的記憶法
살인자의 기억법

  • 上映日期:2017.9.6 (南韓)/2017.10.20 (臺灣)
  • 導演:元信延
  • 主演:薛景求、金南佶、金雪炫、吳達庶
  • 原著:金英夏作品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
  • 片長:118分鐘
  • 海報來源: 나무위키

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是作家金英夏2013年的作品,真的是看完腦袋一片混亂的一個故事 😵‍💫

其實,我是看完小說後才去看2017年的改編電影,但這篇文章會反過來先說電影。


GaragePlay 車庫娛樂@YouTube
* * *

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故事描述一名退隱的殺手金炳洙(薛景求/薛耿求 飾),和女兒恩熙(金雪炫 飾)同住的他,被宣判罹患阿茲海默症,居住的村莊出現了年輕女子受害的連續殺人案,

某天,炳洙出門時意外與一台吉普車擦撞,對方的後車廂滲出的血跡,讓炳洙直覺車主閔泰柱(金南佶 飾)就是殺人犯,而那個殺人犯卻成為了恩熙的男友。

為了保護恩熙,炳洙決定殺了閔泰柱...

【以下涉及劇情,請斟酌閱讀】

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的故事將「殺人犯」跟「阿茲海默症」湊在一起,強烈的對比,要讓觀眾見識看看到底是「殺人犯」可怕,還是「遺忘」更可怕。

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,
可怕的不是惡,而是時間,
因為沒有人能夠贏過它

電影從金炳洙的第一視角出發,可想而知,觀眾要跟著炳洙一起經歷腦中的混亂。

在真真假假的片段記憶中,當炳洙無法相信眼前的真實時,誰才是那個該防備的對象?是那個覬覦恩熙的閔泰柱?又或者是那個殺人已化作習慣的自己?

特別是,得知炳洙的記憶從17年前的車禍就可能開始出錯的那刻,內心又一驚。

【車禍場景的慢動作真的拍很好耶 👍】

【M】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| 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

這個故事要求我們頂著痛得不得了的腦袋,跟兩位殺人犯進行對決,「難懂」真的剛好而已。但必須說,比起金英夏的原著,電影版已經改編得平易近人許多。

首先,電影版真的是消化後的改編,簡化劇情的過程中,適度保留許多經典的元素。

畢竟,「記憶錯置」的題材本身就是讓人感到混亂,所以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幫觀眾先抓一個重心 — 炳洙單純化

【M】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| 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

炳洙為什麼成為殺人犯?是因為家暴的父親,這點跟小說相同。

但電影中的炳洙,不像書中的炳洙對殺人感到著迷與自豪,他殺人是因為「世界上有些殺人是必要的,那不是殺人,是垃圾清理」。而且,電影中炳洙跟恩熙的「父女之情」也更堅定溫馨。透過這些設定,某程度會加強我們對於炳洙的信賴,覺得他不是兇手。就算曾是殺人犯,就算是記憶混亂,但他現在只是個要解救女兒的爸爸,然後我們相信他夠格當個主角

未公開片段:雪炫演唱《春雨》(原唱:朴仁樹[1989發行]

설인산타@YouTube

不過,書中關鍵的要素 —「新詩課」、「爸爸的惡夢」、「想像中的姊姊(*書裡是妹妹)」等等也都有被保留下來,並且有些轉化穿插在劇情線當中,所以我覺得改編得很不錯。

電影版,還有一大看點,就是薛景求。「忠武路三駕馬車*」不是叫假的。

【M】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| 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

特別是每次發作前左臉的抽搐,根本就是藝術。

*註:宋康昊、崔岷植、薛景求被稱為「忠武路三駕馬車(충무로 트로이카)」

  • 私心推薦 ★:4/5

* * *

【M】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| 人類是關在名為時間的監獄裡的囚犯

圖片來源:誠品線上

最後,岔出去講一下書裡的劇情。

其實,電影有點像抽出了原著的一半來演。

原著中,炳洙記憶中的泰柱跟恩熙在後半段又有反轉,甚至更讓人覺得炳洙才是那個殺人犯。聽說,電影當年有推出「導演版」,就好奇會不會跟原著的後半段接近,不過找不到可以看的機會,只好稍微查了一下資料。依目前了解的看來,「導演版」應該就是在某些場景做出差異化,在原版的架構下走出另一種結局版本,有點小失望。
【如有誤解,請留言告訴我】

如果你以為這本書很好讀,那就錯了。

金英夏作家說「這是本比較短的長篇小說」。

這本書不只篇幅短,段落也短,就像是炳洙腦中凌亂的記憶碎片,所以讀起來推展的速度很快,但其實並不好懂。我自己讀了兩次,總還是覺得遺漏了點什麼。

所以,愛燒腦的朋友,真的推薦大家去看原著。

習慣比記憶可以維持得更久

☞ 撰寫:Glenda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lenda 的頭像
    Glenda

    Glenda's Note。

    Gle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