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Kill It(킬잇)
|
由張基龍、NaNa 主演的《Kill It(킬잇)》,從選角、海報和預告等消息陸續公開後,儘管賞心悅目的卡司實在吸引人,總覺得這劇情實在是沉重,讓人很猶豫到底要不要開啟這趟旅程。
事實上也的確很沉重,官方的故事簡介是這樣寫:「為了尋找家人而殺人的殺手和爲了揭開戀人死亡之謎而追捕的刑警,在不得不向對方開槍的命運中,所上演的追擊愛情故事」;但嚴格來說,其實沒有什麼愛情故事,更多的是種命運與現實的無可奈何,也果真是「一段註定走向悲傷結局的故事」。
OCN@YouTube
= ❅ = ❅ = ❅ = (以下涉及劇情,請斟酌閱讀)=❅ = ❅ = ❅ = ❅ =
一段註定走向悲傷結局的故事
《Kill It》的劇情起源於一起連續殺人案,追查真相的是一名優秀的刑警都賢真(NaNa 飾),而執行整起殺人案任務的是頂尖殺手金秀賢(張基龍 飾),縱使兩人背後有著長久累積下來的姻緣與箇中故事(這部分留待大家自行一探究竟),但由於劇情設定兩個人真的都是自己專業領域的「頂尖」,除非編劇轉得很胡來,否則早就註定不會是個完美結局。
因此,整齣戲下來,縱使知道兩個人互有好感,但彼此間的感情流動實在很內斂,直到結局的最後一場戲的情感爆發,深刻地能讓人感受到兩人間的傷感與遺憾。
真的是感謝編劇知道觀眾們還是想看一下這種唯美的畫面啦~
(圖片來源:《Kill It》官方網站)
暫且將男女主角的感情走向擺一邊,《Kill It》的另一大劇情主軸也是個結局註定悲傷的故事,就是「複製人與器官移植」。
在韓松育幼院中分成「編號的孩童」與「未編號的孩童」,依照慣例只有編號的孩童才會被收養,但隨著謎底一步步地被揭開,所謂的「收養」只是猶如被丟棄的死亡結局。
透過自己的基因打造出的複製人,一旦身體出現狀況,「他」就是最有效的保命符。「複製人與器官移植」這個倫理議題是在科技飛速進步的前提下時常被討論的議題,有名的代表作像是《姊姊的守護者(作家:茱迪皮考特)》;而《Kill It》進一步讓這個議題更灑狗血一點,這些「孩子」只是大反派都在煥(鄭海均 飾)掌控住所有政商人士的工具,所以孩子們從頭到尾不需要有名字,只需要有個編號就好,手術結束後就像垃圾一般冷冷地被丟在手術檯上,完全就是要激發出觀眾們的正義感呀~
"我要做的是 ... 不再讓孩子們為了死而誕生"
(圖片來源:《Kill It》官方網站)
《Kill It》全劇瀰漫著一種韓劇常見的「政府無用論」論調,總覺得韓國人也真的是很敢去批評政府體制面的藏汙納垢,根本就是要說檢警體系是蛇鼠一窩;不過反過來說,劇情也沒有一味地去崇尚私刑正義是我蠻喜歡的一點。
小時候被拋棄的秀賢,為了生存被訓練成為殺手,為了揭開身世之謎選擇繼續走下去,為了永遠解救孩子們選擇開下最後的一槍。
太多的無可奈何,讓秀賢沒有太多選擇的空間,但編劇從來沒有要把他塑造成一個「好人」,充其量我們只能說他是個「人性本善的殺手」(就算秀賢愛動物、愛小孩,也不能忘了他那殺人不眨眼的狠勁、處決式的殺人手法呀!)。直到最後,當他做出認為能永遠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後,也付出了必要的代價。
更別說,被都在煥栽贓嫁禍的高賢宇(趙漢哲 飾),不論先前的遭遇多麼地痛苦與可憐,都無法否認他已被復仇蒙蔽良知而成為惡魔的事實,就像秀賢冷冷地說:「你這樣利用別人的孩子時,你有曾經想起過自己的孩子嗎?」,這道理再明顯不過了。
"我們都知道你是逼不得已才這樣做的,害你變成這樣,我很抱歉。"
(圖片來源:《Kill It》播出畫面、愛奇藝)
最後,還是來講一下 演員群 吧~
張基龍整部戲中就是帥氣逼人,唯一的缺點就是這整齣戲的基調太傷感,想看他可愛的「大狗狗笑」請直接看花絮,笑得可開心咧。
女主角 NaNa 在 After School 名存實亡(這歌迷們也不能反對吧...)之後也演了不少戲,但我其實沒看過她其他的演出,我覺得算是表現得中規中矩。雖然演個警察還是很美就不用說,畢竟人家一直是全球百大美女的前段班;不過令我訝異的是這次發現她講話聲音其實不高,而且真的是蠻好聽的,之前我可能是對她組合的印象太深了。
各位導演編劇們呀,讓這兩個人之後再演個愛情戲啦!
配角們也都算討喜,瑟琪跟菲利浦也不是絕對好或壞的角色,最可愛當然是我們 Gray 呀~~
【Gray / 瑟琪 (盧正義 飾)/菲利普(李在源 飾)】
(圖片來源:《Kill It》官方網站)
總結一下,這部戲其實蠻有深刻意涵,劇情不是這麼緊湊(雖然只有12集,哈哈)又很沉重,如果平常生活壓力大的話,不想更哀愁,就看我的文章就可以(?)
但如果你是張基龍或 NaNa 粉絲,請看,因為真的非常賞心悅目。
✽ 圖片來源:如文中圖片下方所示 / 撰寫:Glenda